11月19日(周二)下午,教務處王光東處長、顧曉英副處長以及學校大類通識委員會工作組專家張丹華、闞樹林、盛萬成、狄其安、彭章友,經濟學院孫一平老師來到文學院A602,出席"深化大類招生通識教育 文學院後三年人才培養體系調研會"。文學院黨委書記竺劍、執行院長董麗敏教授、副院長曾軍教授、中文系副主任蔡錦芳、歷史系寧鎮疆和部分教師到會。會議由顧曉英主持。
首先,文學院執行院長董麗敏致開幕辭。她簡單介紹了文學院發展現狀,理性分析了目前製約發展的幾個難點問題。副院長曾軍就文學院後三年人才培養方案情況作了匯報,並對文基班情況進行了分析。中文系副主任蔡錦芳教授與歷史系寧鎮疆教授分別對兩系過去三個學年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進行對比,談了2013級本科生後三年課程改革與調整設想。
後三年如何貫徹通識教育精神?大一和後三年專業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如何銜接?通識教育目標如何一以貫之?與會人員就這些問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校通識教育委員會專家們就通識教育的內涵、熊猫体育注册通識教育總目標凝練、課程設置和具體教法中如何挖掘文化意涵、如何加強頂層設計與"摸石頭"實踐關系、如何加強教師的認識認同、學生的認識認同以及管理製度上的激勵和規範、打通院系之間的課程墻、按照知識結構和思考能力結構來設計人才培養體系等問題,發表了不同學科角度的見解。專家組教授充分肯定了文學院在學校通識教育熊猫改革中體現的輻射力和影響度,認為文學院的後三年人才培養計劃理念符合學校發展方向,希望文學院繼續大膽嘗試,走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前列。
最後教務處處長王光東教授作了總結。他指出,通識教育貫穿四年,必須要倒逼學院改變"因人設課"現象,希望文學院能借此契機,打造通識核心課,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優質課程資源。專業課、學科基礎課作為大學四年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要按照通識教育的目標進行調整。另外,希望老師們慎重考慮基礎課的3+1方案,做好課內外聯動熊猫改革。其三,建議文學院在通盤考慮大一和後三年的課程體系整體方案改革時,要處理好讀書會、學科基礎課、專業課之間的關系,繼續做好啟思書院。
本次現場調研會,聚焦深化大類招生通識教育改革以及文學院後三年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增強了教務處、通識教育委員會專家與學院、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據悉,近期教務處將會同通識教育委員會專家組對各院系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進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