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体育 - 正文

“魅力核心課 重在引領學生走進學問和思想的殿堂”——核心通識課教師交流(二)暨第八期教師熊猫沙龍紀實

創建時間:  2014/06/03  胡瑕   瀏覽次數🚵‍♂️:   返回

5月29日下午,教務處組織了第八期教師熊猫沙龍🥑。來自經管類🤘🏽、理工類的核心通識課負責人及各課程熊猫團隊👨‍🎓、相關學院熊猫院長🧑🏽‍🎤、通識教育委員會工作組專家以及部分人文類核心課任課教師等近70人共聚樂乎新樓思源廳🦽,聚焦經管類和理工類核心通識課建設。葉誌明副校長、教務處處長王光東等出席。

葉誌明副校長致沙龍開幕詞💆。他首先簡單回顧了上周核心課教師交流的情況。他肯定了老師們這段時間的努力,認為已有幾門課程大綱設計達到了"大師"級水平🤶🏽。他希望各核心課程組集聚團隊力量,拿出"大師級的課程"。接著,葉校長列舉了校內一些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個例🔊,諄諄告誡所有核心課教師🔧,應該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用教師的言行舉止和教師的魅力去引領學生走進學問和思想的殿堂。他強調核心課建設絕不僅僅停留在內容上,更應該是思想品質的陶冶和養成🧕🏼,這關系到"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甚至可以說🫳,我們凝練的核心通識課同時也可視為思想政治課⚰️,重在提升教師和學生理想的做人做事境界。

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簡單通報了我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調整思路,介紹了我校通識課程設置的新框架和模塊建設目標✴️、通選課課程庫的收縮和優化方案。她就經管類和理工類的2個模塊13門核心課熊猫大綱進行了逐項展示🕓,參與沙龍交流的課程負責人、熊猫團隊骨幹🥌、通識教育委員會工作組專家分別對這13門課程的熊猫大綱和熊猫組織形式等進行了研討🦙。

本期沙龍依舊處於喜迎新上大組建20周年的紀念季☃️。教師們撥冗集聚圍繞通識教育和核心通識課建設理念和內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沙龍結束後,多個院系的課程負責人立即投入到新一輪的課程大綱修訂工作中。而參與沙龍互動的團隊成員也紛紛表示🐫,兩期沙龍主題明確,專題研討帶來的頭腦風暴,使得大家收獲良多。

本文摘編部分教師觀點以饗讀者🤲🏼。

本期沙龍主要觀點

"跨文化溝通"課程負責人、外語學院副院長莊恩平談了如何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條件下👩🏼‍🔧,結合課程熊猫"培養學生全球視野、跨文化思維、跨文化適應與溝通的能力"。他介紹了"跨文化溝通"課程的熊猫設計,包含了如何學會對異文化的包容性,對不同觀點和不同人群的包容性,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與尊重他人,學會適應不同環境🤭🧑🏻‍🦳,學會與陌生人交流與溝通👯‍♂️,學會演講、學會參與討論、學會表達不同觀點……理學院張金倉結合自己的通識課熊猫,例舉了課堂上啟發學生"我的奇思妙想"引發的積極效果。他指出,從思想本身看,核心課要跨越知識本身🥬,從方法、能力上奠定學習基礎。他希望學校發揮有熊猫經驗的優質教師資源,做大校內名師通識課品牌⏯。他給"跨文化交流"課程提了建議,希望該課程能跳出外語課原有軌跡🧑‍🏫,增加理工科學生和人文學科學生不同的思維比照和借鑒,因為這也同樣是"跨文化"。音樂學院狄其安教授就"跨文化溝通"課程談了自己的理解🌺,他建議團隊能從宗教文化內涵視角👡🚹,歷史視角看待"跨文化"。他希望,音樂學院的教師能融入到"跨文化"團隊,用音樂語言解讀"異文化",提升學生多學科理解能力💂‍♂️,掌握包容彼此的多種話語🤏🏽。

"生活中的經濟學"課程負責人、經濟學院院長沈瑤介紹了課程熊猫理念和熊猫設計🚽。他們已調研了國內南京大學🫅🧘🏼、海外的哈佛大學等相關課程熊猫情況,取長補短⛹🏻‍♀️。他們遴選了近20個生活中的經濟學現象🦹🏽,用問題逐漸引出經濟學基本知識🧘🏿‍♂️,這樣便於學生消化吸收。他還介紹了他們課程實踐調研等考核要求。理學院王卿文肯定了沈教授用故事形式切入熊猫內容這一設計思路。他建議本課程能再挖掘經濟學與數學的特殊"情緣",列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們用了怎樣的數學模型🕙,布置一些"經濟與數學的關聯點"搜索之類的課外作業。

"管理思維與方法"團隊成員⛹🏽‍♂️、管理學院費紅英,結合管理學的形成與發展歷程🏄🏻‍♀️,介紹了他們課程的設計理念。他們將管理學理論當成"珍珠",管理學思維當成串線,重點養成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提升其決策、計劃🕴、領導能力🕗。

"競爭與情報"課程負責人、圖情檔系副主任呂斌,梳理了中西方知識體系,他從亞裏斯多德的真善美範疇說起📁,闡述了經管類學科所具備的真善美範疇之外的"求勝"文化。他認為馬基雅維利沖擊了傳統西方觀念,克勞斯維茨"戰爭論"則具有不一樣的視角🌞,看到了不同利益集團且具有沖突和競爭。他在梳理開課背景後介紹了課程從競爭角度切入,對中西知識體系進行比較,突出中國古代起對"勝"的研究是有特色的,而對"間"的研究也是有成效的☝🏽。他希望課程能調適好情報哲學的高深與情報學科的普適性方面的平衡。

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朱永華點評了四門經管類核心課:"跨文化溝通"團隊拓寬人們視野,最好還能關註到人們生活居住的社區文化;"生活中的經濟學"團隊從小故事中揭示經濟學原理和經濟規律,建議借鑒電視媒體"頭腦風暴"🙌🏿,組織辯論賽;"管理思維與方法"團隊構建管理思維,建議跨越管理註重挖掘人性在原理中的光輝;"競爭與情報"團隊教會學生在競爭中成為贏家,可引入最新最火爆的斯諾登案例。

當下一模塊的9門理工類核心課大綱和一句話理念的展示後,同樣引發了與會教師們的精彩研討。

"物理學與技術進步"課程負責人、理學院副院長張金倉介紹了他們課程的設計思路。葉誌明副校長舉例稱諸如無序到有序的相變也可以再本課程中介紹,展示物理學是如何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探究課程背後的東西,教會學生領悟物理學理論和實踐的思維方式🛝🕟,展示物理學的對稱之美等,突出該學科及其運用在其他方面的不同的科學思維模式。

"數學探索和發現"課程負責人、數學系系主任王卿文介紹了他們團隊依托學校數學科學實踐工作站的建課理念🕥🕝。他們設計了"數學是美麗世界的主人"👮🏻‍♀️👟、"數學是信息時代的驕子"、"數學是科學王國的天使"、"輕松體驗數學發現之旅"等四大主題,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他還介紹了該課程與國家視頻公開課"數學大觀"的1+X對接試點進展。

"化學與社會"課程負責人、理學院丁亞萍感慨,大學教授要學會講"故事",如何在看似簡單的故事中滲透學科基礎知識和教師想要傳達的課程理念呢?生活中的問題究竟如何認識?如何解決🧑🏻‍🎨?熊猫團隊應邊熊猫邊調研學生,有的放矢解決學生問題,逐步完善和充實到教案和大綱中。

"生活中的計算思維"課程負責人👨🏽‍✈️、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李青將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組合開關"、"信息編碼"等專題設計相對應🛖😮‍💨,強調從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出發,使學生初步理解計算的"時空觀"、"方法論"等本質,初步形成計算思維模式👉🏼。他還介紹了課程的四次研討和期末閉卷考試等要求。

"現代工業與社會進步"課程熊猫團隊、機自學院副院長王小靜從"機"的大平臺和"電"的大平臺闡述了課程設計思路,她強調該課程實踐環節較為紮實,要求學生完成較多的隨堂作業。

"信息工程與社會"課程負責人、通信學院副院長彭章友發言,他們學院匯聚了通信學科的部分學科帶頭人和教授參與到課程設計工作中。課程集合了通信網🚣‍♀️💛、廣電網和計算機網等"三網"工程技術發展和應用為主線🦸🏻‍♂️,分析討論信息科術發明的社會背景🤾🏼‍♂️、發動過程及社會影響,,培養學生伴隨著發明的觀察、思考🟣。他們轉換"套路",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專業學科背景的學生和其他大類學生能等距離同起點接觸和感受到信息工程歷史與實現、理論與現實不為人熟知的另一面。該課程團隊成員王國中教授表示教師不應該只是傳播者,還應該是組織者。秋季學期他將嘗試用新媒體微信組織熊猫🥬,帶頭用"科技創新管理",倡導課堂師生互動🪓。

"環境與綠色發展"課程負責人🤵‍♀️、環化學院丁國際希望能幫助學生養成校園綠色環境觀察力👐🏽,激發學生愛校情感🧘🏿‍♂️,嚴肅地思考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之間的關系🍲⛪️,努力實現知識教育和情感培育兩個維度熊猫目標。

"生命的奧秘"課程負責人、生命學院文鐵橋希望通過淺顯易懂的案例讓學生了解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動態,了解與人體健康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生命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科學素養👩‍👩‍👧‍👦。

莊恩平認為學校應該鼓勵人文、經管和理工三類學生跨類修讀核心通識課,體驗其他學科不同的思維方式,倡導課堂師生🚝、生生互動。朱永華認為,核心通識課教師也可以從"失敗"的案例入手🤟🏽,揭示失敗背後隱含的內容,帶給學生更多的思辨🏫。

文學院副院長曾軍認為,所有核心課負責人和任課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考慮同時面對三大類學生的選課實際情況🙍🏼,其中尤其註意讓文科生聽得懂理工類通識課,而不能為了課"不水"👨🏼‍⚖️,就"關"文科學生。他舉出社區學院副院長何幼樺在大類例會上講述大類學生高考分數"歸一化"實例‼️,期待教師們能註意找出公式背後的東西,挖掘課程的思維過程、思維方法和價值取向。他歸納了剛才展示的9門理工核心通識課📑,基本可分為兩類一為學科史的脈絡🧜🏼‍♀️,另一種則是類型學的脈絡🏛。他建議🧗🏿‍♂️🌕,老師們共同思考,如何依托本學科本專業知識🔊,而又跳出本學科領域🙇🏻‍♀️👩‍🦯,把課程演繹為思維課或者思想課👱🏼,用理工學科中特有的名詞"臨界"、"對稱"、"作用力"、"元素"🚦、"動態平衡"等詮釋不同的思維特點🚴🏿‍♂️,給文科學生以非同尋常的啟迪。一句話🧑‍🦼,他希望人文♿、經管還是理工類核心課能相互交融,將課程理念上升到哲學層次。

教務處處長王光東認為🧑🏿‍🎤,應該把握好"通俗化"與"講故事"🐇,通識課不應簡單等同於通俗化和講故事,課程應該具有文化支撐,學科支撐,將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的東西找尋出來,讓學生深刻理解。各課程所有熊猫內容均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有關系🐾,通識課應該與人類發展的"大問題"結合起來,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力🤹👈🏿,這樣的課程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既有"通"又有"識"的核心課程。

最後👴,葉校長對本期沙龍活動進行了總結。他感謝相關學院以及核心課負責人🥋👲🏽、團隊教師這段時間來付出的辛勤。他先是從辯證的相對性原理角度給核心通識課提了熊猫理念和熊猫設計等方面的要求:一是題目可以是大的👱🏻‍♂️🧒🏿,切入點又可以是小的;二是內容是經典的,講述是通俗簡單的🎷;三是從某學科出發的👫,卻又是普適性的;四是從歷史出發的,但對當今是有意義的🫢。葉校長還從認識論原理角度給核心課教師團隊提了要求💇🏼‍♂️,希望核心課熊猫團隊能把握好從具體出發,但又是抽象的;從一般出發,到特殊或反之;從矛盾的一方出發,到矛盾雙方的共有與鬥爭☎️;從靜止的觀點出出發,又是運動變化著的;從外因出發,內因是發生變化根本等🌋。(殷曉)

上一條⬜️:我校榮獲23項上海市級熊猫成果獎

下一條:“大師•大主題•大受益”——核心通識課教師首場交流暨第七期教師熊猫沙龍順利舉行

熊猫体育专业提供:熊猫体育熊猫熊猫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熊猫体育欢迎您。 熊猫体育官網xml地圖